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漕运码头 2000年,完成考古报告两年后,张居中从河南考古所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任教。该系的目的就是培养懂传统考古的科技考古人才。次年,他第一次带研究生进行田野考古实习,选择的正是自己最熟悉的贾湖遗址。尘封14年后,贾湖遗址迎来第七次发掘,科技考古手段首次全方位介入。植物考古学家在现场进行浮选,将土样放在水箱中,炭化植物遗骸浮出水面,得到了大量植物遗骸,古人类专家则对人骨标本进行了现场鉴定。。
中新社天津8月6日电 (记者 王君妍)“我带来的这些传统衣服、帽子、毛袜子,都是塔吉克斯坦婚礼和节庆中常见的装束,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特色。”6日,天津师范大学塔吉克斯坦籍留学生洛奇一边在摊位上向参观者展示家乡的手工服饰,一边耐心讲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当日,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上合之约·丝路津彩”上合国家青年学生“万花筒”文化市集在天津拉开帷幕。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数十名青年学子在市集上“摆摊设点”,用极具各国特色的展品讲述家乡故事,推动文明互鉴。
据介绍,本次文化市集设“和美中国”“河海津韵”“上合风采”三大展区。“和美中国”展区有金石传拓、京剧体验等;“河海津韵”展区集中呈现杨柳青年画、面塑等津派文化;“上合风采”展区则由上合组织国家青年代表展示各自国家的传统服饰、手工艺品与特色美食。
在“上合风采”展区,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青年代表精心布置展位,带来饱含文化温度的展品。
其中,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学生艾娅(Aia Zhumanova)带来了当地传统的羊毛拖鞋、彩色刺绣布包等精美手工艺品。“这些物件既实用又富有美感,很多都是手工艺人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她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展现吉尔吉斯斯坦的特色文化,也想借机感受漆扇制作、点翠技艺等中国文化。
乌兹别克斯坦学生布置的展台上,甜香扑鼻的甜点哈尔瓦糖与多种面包,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这是我们家乡的传统点心,通常在节日或婚礼上和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学生伊莫娜(Yimona)一边分发试吃样品一边介绍说,“我很高兴能把我们的味道带到天津,也很想尝尝中国特色美食。”(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