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的冷艳私语无修正》
中新网台北8月6日电 “历史是人民生存的记忆与斗争的积累。当今所谓‘台独’论述,不仅割裂历史,更用排他与仇恨消费过去,这与过去我们对抗的殖民统治及法西斯政治,无本质差异。”台湾人间出版社发行人、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蓝博洲5日在台湾苗栗指出。
当天,一场“人间·春天报导文艺营”在苗栗展开。台湾近50位大专青年、学者等学习台湾民众史,感知民众劳动生活。
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也是“乙未割台”130周年。值此历史节点,此次活动回溯台湾人民自殖民压迫中挣脱的历史记忆,并对当前以“本土”“去中国”之名行历史清洗之实的“台独”政治提出明确批判。
开营式上,蓝博洲主讲“激荡的台湾风雷(1945–1952)”,与学员一同回望日据时期至台湾光复初期台湾民众的反殖民、反压迫斗争,及民众在历史关键时刻的出路选择。
他分享自己青年时期在陈映真创办的《人间》杂志写作的经历,强调民众及劳动生活才是我们的老师。据介绍,营员将深入苗栗各地客家庄与劳动现场,访谈当地劳工与农民、外籍移工、白色恐怖受难者与早期党外运动参与者。
主办单位表示,“台独”风潮高涨,将历史简化为所谓“抗中保台”工具,扭曲民众记忆,背叛了真正的台湾人与台湾史。希望青年通过亲身参与、记录,拒绝“台独”政客操弄的意识形态,寻回长期遭到湮灭的台湾人的祖国心与祖国情。
本次活动由人间出版社与辜金良文化基金会主办,苗栗县秋美人农场、苗栗客家艺术剧团、台湾社会共好论坛筹备会协办,台湾民众文化工作室承办。(完) 【编辑:李润泽】

说台词也是一样,说得抑扬顿挫的感觉很有感情,那不是台词,那是背课文,不舒服。这人物应该生活中怎么说话,戏里就怎么说话就得了,我会琢磨这些,琢磨完了再演。《那一夜的冷艳私语无修正》 老牌“明星”遗址良渚古城和牛河梁遗址的发掘至今仍在持续。近期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进展中,牛河梁遗址又公布了新的成果。在考古学上,牛河梁遗址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论的证据之一,颠覆了中原文化大一统的传统观念。由此证明,中华文明并非从始至终都是中原主导,5000多年前各地区分别迈入了文明时代。在文化交流与融合进程中,中原文明逐步形成并扩大领先优势,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主导,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多元一体”至今仍是核心框架。